音乐学院新生“第一课”:穿越时空的“声”动红色课堂

作者:文/高雯轩 图/张立昕创建部门:音乐学院发布时间:2025-09-29浏览次数:107

9月27日晚,丽水学院学术交流中心内,《丽水学院之歌》的激昂旋律划破夜空。在指挥杨卡拉老师的引领下,音乐学院全体师生将校歌演绎成同一颗心跳的律动,为音乐思政第一课暨迎新生文艺晚会拉开序幕。此次晚会以“铭记峥嵘岁月,铸就和平未来”为主题,将红色文化浸润与艺术专业特色深度融合,打造了一堂兼具思想高度、艺术深度与情感温度的“入学第一课”。

学术院长王磊华率先开讲,她以“以艺术为翼,以理想为灯”为题,从专业学习到艺术使命层层递进,强调“艺术不仅是技艺,更是时代精神的表达”。系主任吴士祥则通过学院办学史的梳理,结合各教研组特色解读,为新生绘制出清晰的成长导航图。教师们的发言,既包含专业发展的理性规划,更蕴含艺术传承的感性召唤。

整场晚会既有传统艺术的现代表达,也有青春活力的创意呈现。24级张瑶以深情嗓音演绎《照片》,细腻诠释青春记忆;25级新生木翌臣则带来《悟空》演唱,以充满张力的舞台表现力点燃全场热情;24级肖慈航的双排键演奏《飞龙出云传》更以激昂旋律将晚会推向高潮。舞蹈教师杨晨明、叶子一联袂呈现《心弦》,通过灵动肢体语言与细腻情感表达,完成了一场关于艺术共鸣的视觉诗篇。不同艺术形式交相辉映,为观众带来难忘的艺术体验。

思政环节同样“声”入人心。22级耿莹柯把微党课搬进琴房——《保卫黄河》的旋律从1939年的延安窑洞一路奔涌到2025年的丽水,她用“四个和弦、三种速度”拆解作品,让红色音乐成为“穿越时空的USB”。朗读者郎雨菲、谢语瞳等同学则以《那一年,中国青年正十八》开启“时空连麦”,把1922年与2025年的18岁放在同一束追光下,回答“青春何为”。

晚会在2025级舞蹈教育专业全体新生演绎的《万舞朝晖》中圆满落幕。作为压轴节目,该舞蹈以“晨光破晓”为艺术意象,通过舒展的肢体语言生动诠释了“铭记峥嵘岁月,铸就和平未来”的晚会主题:一手托起对峥嵘岁月的铭记,一手伸向和平未来的苍穹,让“接续奋斗”的青春誓言在舞台上灼灼生辉。

 

此次音乐思政课,既是音乐学院落实“立德树人”根本任务的具象化实践,更是对“以艺术为载体传承红色基因”的深度探索。未来,这些新生将以专业为舟、以信念为帆,在传承峥嵘岁月中坚守艺术本真,在铸就和平未来中践行青年使命,让红色艺术之花在新时代绽放更绚丽的光彩。


【一审:颜飞 二审:周科秀 三审:夏伟涛】


关闭